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
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
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
2025年
2024年
設備管理培訓公開課
設備管理培訓內訓課程
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
設備預防性維修與規范化保養
【課程編號】:MKT058268
設備預防性維修與規范化保養
【課件下載】: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
【所屬類別】:設備管理培訓
【時間安排】:2025年04月18日 到 2025年04月19日4680元/人
2024年06月21日 到 2024年06月22日4680元/人
【授課城市】:廣州
【課程說明】:如有需求,我們可以提供設備預防性維修與規范化保養相關內訓
【其它城市安排】:北京
【課程關鍵字】:廣州設備維修培訓
我要報名
咨詢電話: | |
手 機: | 郵箱: |
課程背景:
隨著中國智能制造與工業4.0的趨勢,工業化發展離不開設備管理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與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需求,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用更多的設備代替人工操作,設備在企業的經營生產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
然而,在現實工廠中,作為設備主管或生產主管,你是否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?
設備故障多,檢修時間長,影響了正常生產;
有檢修計劃,但生產任務緊張,設備根本停不下來;
設備部門每天在搶修設備故障,成為救火隊;
維修不能及時,不能徹底,重復的故障多次發生,而不得解決;
操作工缺乏培訓,不遵守操作規程,甚至野蠻操作;
設備不清掃,不加油,損壞嚴重,急劇惡化;
設備故障率高,完好率低,設備綜合效率OEE不足50%
本課程以工廠設備管理工作為主線,詳細闡述了設備管理內容和管理過程之間的邏輯關系,以及設備管理中的執行管理和設備管理中的項目管理。
授課對象:
制造業的設備經理、設備工程師、使用設備的技術人員、生產經理、工藝經理、質量經理、所有與設備有直接關系的管理和技術人員。
培訓目標:
了解現代設備的預防性維修方法,根據自己企業的狀態和特點,提升維修基本能力,選擇符合企業需求的設備維修策略,并通過計劃、組織、指揮、協調、控制等行動,科學開展設備綜合管理
學習設備先進的保養方式,掌握設備三級保養:日常保養、一級保養、二級保養等設備維護的管理手段,提升計劃保養的能力
培養分析設備運行技術基準的能力,學會應用有效的保養工具,減少預防的方法等設備管理與保養的策略,具備改善設備運行狀態的正確思路
掌握預防維修的管理方法,通過相關部門和人員的配合,建立綜合的設備管理體系提高設備管理的技能和水平,從而減少浪費
課程大綱:
“造物育人”設備維護技能要求
一 意識“糾偏”- 設備正確“觀”
1.理念 - 設備是什么
2.意識 - 故障應該有嗎
3.技術 - 為什么會有故障
4.管理 - 設備異常的動態管理?
5.發展 - 未來的設備應該如何維護?
二 技術“傳承”- 設備“三好四會”
1.“鞍鋼憲法”中的設備維護技能與意識要求
2.設備“三好四會”是對操作人員設備維護技能的要求
3.設備“三好”-用好、管好、修好
4.設備“四會”-會使用、會檢查、會保養、會排除故障
5.德國與日本等國外國家,企業員工的設備維護能力介紹
三 能力“與時俱進” - 如何提升現場設備相關人員的技能
1.設備通用管理七項技能
2.設備人員計劃保全八項專業技能
3.生產人員自主保全八項設備保養技能
4.如何在生產現場開展設備技能提升教育活動
5.案例分享:生產現場TPM技能教育訓練活動開展(老師現場輔導)
設備預防性維護基礎知識 篇
第一章 設備預防性維護模型
1.設備預防性維保系統的組成
2.設備維護與改進兩大模型
3.設備維護四項主要內容
時間基準保全TBM
狀態基準保全CBM
日常保全DM
應急保全UM
4.設備改進兩項內容
改良保全CM
保全預防MP
5.設備未來預防性發展趨勢(數字孿生技術運用)
第二章 設備預防性指標與零故障
1.設備綜合效率OEE的設定管理
設備的六大損失現場與對策
生產能力基礎-設備綜合效率OEE(MTBF MTTR)
設備的慢性損失與長期設備管理對策能力
2.設備維護零故障能實現嗎?
設備故障的深層含義
設備劣化的兩種形式
設備零故障的基本觀點
實現設備零故障的5大對策
3.現場生產設備維護制度建立
如何在生產現場建立設備管理與維護活動
全員生產設備維護的人員技能
全員生產設備維護活動開展的條件
全員生產設備維護的成功的關鍵因素
設備預防性監測 篇
1.設備預防性監測發展
1)由五感到計算機的飛躍
2)簡易診斷與精密診斷
3)設備狀態監控與傳感技術的要求
4)設備數字化監測傳感技術的現狀與瓶頸
2.設備監測傳感技術的現狀(案例+視頻+現場教學)
1)溫度監測傳感
2)流量監測傳感
3)形狀監測傳感
4)壓力監測傳感
5)濃度比例監測傳感
6)位置速度監測傳感
7)電流電壓監測傳感
8)振動頻率監測傳感
9)扭力力矩監測傳感
10)磨損量監測傳感
3 .設備監測傳感技術的實施
1)傳感監測的管理目標確立
2)現場設備設計原理與功能學習
3)設備性能要素基準掌握
4)設備運行劣化規律學習了解
5)傳感監測的方式與方法確定
6)實施傳感監測,數據記錄匯總分析
7)過程監控職責與管理要求
8)異常狀況措施的鏈接與編制和實施
事前:設備監測標準的建立
1.設備狀態監測基準的建立
1)設備狀態基準的類型
2)設備狀態基準的形式
3)設備狀態基準的產生依據
4)設備狀態基準的編寫
2.設備監測計劃(表)的編寫
1)監測計劃表的類型
2)監測計劃表的格式
3)監測基準表與作業表的制定(八定標準)
3. 設備監測周期的確定與優化
1)監測的周期建立的現存問題
2)監測周期與設備壽命周期的關聯
3)監測周期建立與設備臺帳的記錄分析
4)維修質量與備件監測
5)設備選型與設備改良的狀態監測
案例討論:監測計劃模型的模擬建立
4.設備監測技能的培訓
1)設備狀態檢測工具的配備
2)監測技能的培養
3)監測技能的驗證
案例:監測人員培訓的材料
5.設備監測組織分工
1)監測組織結構設計
2)監測組織管理
事中:設備監測過程實施
1.設備 監測實施
1)監測檢查
2)監測記錄
3)監測處理
4)監測改進
5)監測實施的規范化作業
2.現代狀態檢測技術(案例展示與視頻+現場指導)
1)旋轉機械的振動分析技術
2)測定準確的油液分析技術
3)用途廣泛的紅外熱像儀
4)機電一體的電機檢查技術
5)聽力提升的超聲檢查技術
6)明察秋毫的裂紋探傷檢查技術
7)狀態監測技術實施中的問題
事后:設備監測數據的收集與傾向性管理
1.設備監測績效考核
1)監測行為的考核
2)監測激勵設計
2. 設備狀態監測傾向管理 – 狀態維修(發展方向)
1)設備狀態的傾向管理
2)現有預防型定期維保方式的弊端與改進
3)利用監測信息的維修管理和決策
4)監測傾向性管理與維修方式的匹配
3. 有效的狀態預修模型的設定與優化
1)狀態監測維護模型和效率管理
2)狀態預修實施中的關鍵技術要求
案例:某廠的設備監測管理制度標準示例
設備規范保養系統 篇
第一章 設備保養總體模型
1.設備保養管理的基本內容
2.日常保養、一級保養、二級保養
3.設備保養各大組成內容模塊
4.設備保養模塊的現場實地運行方法
5.設備保養各模塊之間的關聯效應
第二章 設備保養效果的評價
1.設備保養效果如何評定
案例分析:設備的保養效果為什么這么低?
2.設備保養效果的問題經常在哪里?
3.設備保養效果的評價方法的由來、運用
第三章 設備保養技術要求
1.設備維保技術基準的來由
2.設備維保技術資料的配備與設備臺賬
3.設備維保技術資料的日常管理與更新
案例分享:
現場設備技術資料臺賬建立與管理。
第四章 設備保養人員要求
1.設備維保技術矩陣
2.設備維保人員的三級技能要求
3.設備維保人員的技術培養
案例分享:
現場設備保養人員技能訓練。
第五章 設備保養活動建立
1.設備三級保養制度
2.三級保養、三級點檢、搶修的銜接轉化
3.三級保養工作的管理規范
4.三級保養工作PCDA循環
案例分享:
設備三級保養工作日常管理。
第六章 設備保養費用管理
1.設備費用預算管理模型
2.設備保養費用的組成
3.設備保養費用與其他維保工作的相關要求
4.設備維保費用的降本增效
案例分享:現場設備保養費用改善案例。
設備三級保養工作的建立/開展 與 實施流程
一、設備三級保養制度與實施流程
1.設備三級保養制度的管理規范的完善
2.設備三級保養的工作架構與人員職責
3.設備三級保養技術基準與人員技術要求
4.設備三級保養工作的實施流程
5.設備三級保養工作績效管理
案例分享:現場設備保養績效管理看板
二、設備日常保養
1.設備日常保養的內容與具體工作
2.設備日常保養的設備選定
3.設備日常保養的工具選定配備
4.設備日常保養的人員確定 與技術訓練
5.設備日常保養的開展流程與步驟
6.設備日常保養的效果評估及方法
三、設備一級保養
1.設備一級保養 與 日常保養的區別
2.設備一級保養的內容與具體工作
3.設備一級保養的設備選定
4.設備一級保養的工具選定配備
5.設備一級保養的人員確定 與技術訓練
6.設備一級保養的開展流程與步驟
7.設備一級保養的效果評估及方法
演練(現場):設備一級保養工作的人員配合
四、設備二級保養
1.設備二級保養 與 其他保養模式的區別
2.設備二級保養的內容與具體工作
3.設備二級保養的設備選定
4.設備二級保養的工具選定配備
5.設備二級保養的人員確定 與技術訓練
6.設備二級保養的開展流程與步驟
7.設備二級保養的效果評估及方法
模板演練:設備二級保養的效果評價
五、設備三級保養的現場績效管理
1.設備三級保養的指標與責任分解
2.保養效果的數據化測算 與 保養質量
3.設備三級保養績效管理開展實施流程
4.設備三級保養工作的簡化與優化
5.如何避免設備過度保養
案例分享:現場設備保養績效管理改善案例
六、設備三級保養現場推行
1.實施PDAC,開展三級保養的現場工作流程
2.計劃PLAN:設備維保計劃的編制
3.執行DO:設備三級保養的各級工作開展
4.確認Check:保養效果的確認與評價
5.改進Action:如何挖掘保養偏差,持續改進
案例分享:設備三級保養改進案例
現場演練:針對現場瓶頸設備,如何改進保養工作。
智能制造下的設備保養工作與TPM全員生產設備維護體系建立 篇
一、設備智能化發展趨勢與設備保養“數字孿生技術”
1.設備智能化發展趨勢與現階段狀況
2.設備“數字孿生”技術與設備全生命周期監測管理
3.設備保養系統的智能化 的技術深化
4.智能設備的保養技術要求與實施流程
5.TPM工作的切入 與 設備智能化的需求
案例介紹:設備智能化狀態監控可視化平臺系統(數據系統平臺)
二TPM全員生產設備維護體系的建立
1.TPM生產車間管理模式建立
2.TPM全員生產設備維護技能培訓提升
3.TPM全員生產設備維護活動開展PDCA
4.TPM設備管理三級運行體系及管理評估
5.TPM全員設備各級管理規定
6.TPM設備管理日常管理方法與推進
二、智能制造下的TPM設備管理自主管理
1.智能制造的設備模型的搭建
2.智能制造TPM活動包含了設備專業管理的內容
3.設備正確使用與日常維護也是TPM自主保全的要求
4.實施TPM健全設備計劃保全
5.如何將TPM自主管理活動融入日常設備管理
案例分享:“造物先育人”設備基礎技能訓練活動
三、案例展示
1.TPM全員設備管理活動成果案例展示
(主持輔導東本公司設備效能指標創新改善實例報告)
2.TPM全員設備維護深度剖析:疑難問題與解決對策
3.TPM全員設備維護內訓解決之道:案例延伸與對策分析
總結 提問答疑
課后練習 -(實踐模擬)(參選)
一、參選項目 課后作業 - 學員模擬練習 與 課程作業:
課程后期 作業要求:(課程結束后30天之內完成)
1.選題:依據設備壽命周期管理、設備重要程度、設備運行效率,選定設備預防性保養改善課題(參考案例)
2.改善:參照課程與模板,采用實施現有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工作改善(參考輔導模版)
3.建標:編寫《設備三級保養維護基準》(參考模版)設備基準,實施記錄填寫《設備三級保養記錄表》
管理:《設備現場管理看板》,實施設備維保長效化管理。
陳老師
教育及資格認證:
5S、TPM高級培訓師;5S、TPM咨詢師;六西格瑪黑帶;ISO體系審核員
講師經歷及專長:
陳老師具有超過15年世界五百強跨國企業工作經驗,在企業成功推行TPM、5S、精益生產體系,擁有堅實的現場管理技能及管理背景。在企業中歷任設備工程師,設備維護經理、車間主任、TPM項目負責人、內部培訓師等,主導大型跨國企業現場改善多年,精通現場5S& TPM,以及相關的精益生產體系。
自90年代起,陳老師就從事企業生產現場的生產管理和技術工作,并有多年的一線設備管理維護工作實踐,非常了解現今各類企業生產狀況和問題,有著豐富的實際經驗和管理經驗。 2000年至今,一直在大型合資企業獨立組織推行TPM(含5S)活動的開展,包括各級人員培訓,現場各級改善活動,TPM(含5S)各項規定的建立,TPM相關文件的建立和編寫,TPM(含5S)公司體系的建立和修改,TPM(含5S)各項審核的標準編寫和審核活動的組織和匯總。
陳老師在任職期間,成立了約5000名員工組成的100個活動小組,開展活動多年,不僅提高了員工的技能,而且大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周期,使建廠初期的設備現在仍然在突破同系統生產線的產量記錄,使LCC大幅度降低。
培訓客戶及培訓風格:
陳老師曾服務過的客戶有南京愛立信、鐵姆肯-恩斯克軸承(日美合資)、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所、諾基亞通信、阿斯頓強生枝紡、瑪努利液壓器材、聯塑(蘇州)精密工程、繽特力通訊科技、漢姆沃斯船用設備、波爾威、百利蓋、水星海事技術、泰諾風保泰、迅達電子、迪吉多電子、貝卡爾特新材料、霍尼韋爾航空發動機、艾默生環境優化等300余家企業。
陳老師具備豐富的現場改善經驗,課程中融合真實改善案例進行講解,并擅于幫助學員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,課程內容飽滿,課程實用性高。